顯示具有 原作相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原作相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雜談】為什麼數碼獸的命名都是會是"モン(mon、獸)"做尾?

 這其實不太算是考察,像是一種閒聊雜談,所以別看得太認真了。

 大概好幾前逛歐美論壇時也曾聽說過這樣的說法,雖然後來就知道只是誤會了,不過到今天又在推特這串上看到,所以聊一下這件事。

---------------------------------------------

 為什數碼獸的命名都是會是"モン(mon、獸)"做尾呢?

 說起來很單純,不過就是モンスター(monster)的簡寫モン,強調他們都是一種怪獸而已。

【整理】數碼獸與數碼世界的基本設定 (官方設定2023年版?)



《デジタルモンスター 25th Anniversary Book ―Digimon Device & Dot History》

 這篇主要是個人翻譯2023年3月24日發售的這本設定集中所記載的數碼獸 & 數碼世界設定。

 裡面多少整合了以往的原作設定、梳理了些事件的前後順序,也把各媒體上的一些原創設定回流或刪改為正式設定,甚至還藉這機會追加(或修改)了不少全新設定與解釋。所以如果在看的過程中有那裡覺得「咦?我記得原本不是這樣...?」還是「嗯?有這設定存在...?」的,不用想太多,有些我看了也很意外。

 整體來說當成官方目前最新版本的世界觀背景設定懶人包就行了。每當想跟人解釋數碼獸的背景設定時,有個這樣一篇文章在總是比較方便。這也是我想翻譯這篇的原因。

由於只有文字看起來會太乾,所以過程中我多少會加一些過去的相關圖片當作輔助說明或吐槽。當然會盡量註明來源。

-----------------------------------------------
[confidential report]
調查經過報告

從開始調查數碼世界至今經過了漫長年月。
作為一次中途結算,我們將目前的調查情報以文件形式整理起來。
謎底眾多的數碼世界相信也還有很多未發表的情報。
希望這能為今後調查上的情報共有獻上一份力。
-----------------------------------------------
101011100101011101010101000101000101010101001011010010101011010101011101010101001001
第I章 數碼獸的研究與誕生
101011100101011101010101000101000101010101001011010010101011010101011101010101001001

-DIGITAL MONSTER (數碼獸)-
在網際網路黎明期上所發現的,搭載著人工智慧的電腦病毒的總稱。

●原點

 要說是「數碼獸」的原點的東西,那大概就是名為「Life Simulation"World"」(生命模擬"世界") 的應用程式了吧。這是在網際網路還不存在的時代中,個人或企業所做的研究之一。透過給予程式生存本能,來調查生命進化的機制。

 被命令要「活下去」的程式群,正悄悄的棲息還未跟其他機器連接的獨立電腦之中。

1998年數碼獸第一款主機遊戲《デジタルモンスターver.S》的開頭動畫演出。

順帶一題。數碼獸源頭的電子雞たまごっち就是所謂的Life Simulation Game的一種。
Life Simulation這個設定大概就是在影射這個。
順帶二題。1940年有位美籍數學家John von Neumann提出了Cellular automaton(細胞自動機)的理論。
1970年另一位英國數學家John Horton Conway則依此創造了Conway's Game of Life(康威生命遊戲)。
這應該是世上第一個數位上的Life Simulation。包括數碼獸、電子雞等模擬生命遊戲,可以說都是源自於此。
所以這段提到的Life Simulation程式或許也是在說這個。

【考察】初期改造型、機械型數碼獸的改造生產線


 與其說是考察,不如說是為了我自己整理出一個方便當討論參考的圖表出來。內容雖然都是大家知道的事,只是一直沒有方便的統合文章能夠在跟人閒聊時用上,所以這次索性自己寫一篇。

---------------------------------------------
●什麼是改造型、機械型數碼獸的改造生產線?

 初期的改造型(サイボーグ型)、機械型(マシーン型)數碼獸設定敘述中,大多都有提及製造或改造技術的由來,或者是跟其他機械數碼獸的技術性關係:例如初代ver.3的安杜路獸就提到他是改造型數碼獸的試作型,且其技術應用到了ver.1的機械暴龍獸(藍)與ver.2的鋼鐵豆豆獸上。

源自1998年《デジタルモンスターファイナルデータ図鑑》
跟2002年《デジモン大図鑑-デジタルワールド研究白書》

而這些設定到了超代「鋼鐵帝國」設定出來後就更加完善。像這種在背景設定中把各個機械數碼獸的關係串聯起來的「改造生產線」就是這次的考察整理的主題。

【翻譯】『ラストティラノモン(紅鏽巨龍獸)』、『タイタモン(泰坦獸)』誕生密話


沒想到巨龍獸究極體的夢想真的實現了…

 雖然這是今年六月的事就是了。果真只要相信願望就能實現?儘管這是以1997年巨龍獸初登場開始累積到現在的粉絲人數規模,從1999年究極體概念出現之後開始一直發了快14年多才終於實現的……。

 言歸正傳,雖然標題寫考察又寫「誕生密話」之類的,但實際上本篇文是這一篇訪談的中文翻譯而已。
『デジモンワールド リ:デジタイズ デコード』イラストレーターインタビュー! - ファミ通.com
(『數碼獸世界 Re:Digitize Decode』插畫家訪談! - FAMI通.com)

訪談中有著不少值得知道一下的設定或者對談內容,所以在預覽的同時順手翻譯了一下。圖片來源同樣都取自這個網站的。
照慣例,在此也希望有精通日文的人能幫忙檢查一下有沒有哪裡翻錯、或哪裡怎樣翻比較好的。
有幾個部分我為了對話流暢而不惜違反原文翻得過於隨便(儘管我覺得沒扭曲原意)。如果有哪邊是不恰當的這樣的也請提醒一下。

【考察】「為什麼數碼獸的發展會越來越衰退?」(2011/08/14更新)

 在現在第六部動畫消息與新作遊戲還沒出來前,「數碼獸為何失敗了?」的這種考察與討論非常流行。畢竟《デジモンセイバーズ》(以後簡稱"DS")完結之後,官方有一段很長的無新消息冰河時期。

 因為本站晚開了點所以沒搭上那流行。沒能趕上大家的叫罵祭典省的自己發脾氣和傷腦筋或許可說是有幸......但最近巴哈姆特數碼板有人在討論,不幸看到那篇文章的本人也就順勢打了一篇個人對於數碼獸為何會從1999年的盛況發展到2008~2009年那種冰河期的一點想法。(結果還是傷腦筋了)

 衰退的最大原因,個人能想到很多,但要統合的話,很明確的就只有三點:

1.「太過將火力集中在動畫版,以致作品的生死都跟著動畫版走。」
2.「沒有鞏固好從攜帶機時代就開始累積的舊遊戲粉絲,反而太過重視流動性高的動畫粉絲。」
3.「為了噱頭與市場,不但拋棄舊有設定,進而創造奇怪的新設定,進而失去原本的核心特色。」


要進而統合為一個的話,很明確的就是官方沒在考慮好好長久經營這作品與粉絲想法導致。